预处理:预处理场地很重要,一是必须坚固(场地表面材料用水泥或三合土夯实打平),二是堆料场地必须朝确定的出水方向留有坡度。进厂原料先集中堆放在平整的场地上,然后经破碎机破碎、筛分等预处理后待用。
建堆:预处理后的原料用装载机建成长条形堆肥条垛,条垛的宽度和高度应根据配套的翻堆设备确定,长度应根据场地具体面积而定,垛长尺寸越长越好,可减少翻抛机的掉头次数,延长翻抛机有效作业时间。
翻堆:翻堆是用翻抛机将堆肥物料进行翻转、破碎和重堆。翻堆不仅能保证物料供氧,以促进有机质的均匀降解,而且能使所有的物料在堆肥内部达到高温区域停留一定时间,以满足物料杀菌和无害化的需要。
翻堆次数取决于条堆中微生物的耗氧量,翻堆的频率在堆肥初期显著高于堆肥后期。翻堆的频率还受其他因素限制,如腐熟程度、翻堆设备类型、不良气味产生、占地空间的需求及各种经济因素的变化。一般3天翻堆一次,当温度超过50度时就应进行翻堆;当温度超过70度时就要2天翻堆一次;温度超过75度时要 1天翻堆一次以利于快速降温。正常情况下15〜21天可完成堆肥腐熟。
条垛式堆肥翻堆设备国内大多釆用垮式液压翻抛机,通过原地翻抛物料增加氧气加入量、促进水分蒸发和物料松散。
储存:发酵后的物料应堆存在干燥、常温的库房供下道工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