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集安市创新举措、积极作为,把畜禽粪污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切实做好集安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
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全域统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实际,制发了《集安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综合整治方案》《集安市开展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方案》并联合集安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集安市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工作落实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建立了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抓总,环保、发改、财政等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为畜禽粪污治理工作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深入开展宣传,为提高各养殖场(户)对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重视程度,多次组织入户指导宣传工作,并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建设,对养殖户在畜禽粪污治理方面展开培训,同时发放粪污资源化利用宣传单、技术指导手册等资料,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意识。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加强教育引导,对规模养殖场下放“三单”(告知单、留存单、反馈单),反复提示养殖场(户)要加快粪污配套设施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乱堆、乱放、乱倒、乱排等现象予以严厉处罚。目前,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已达到100%。建立管理台账,为保证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能够得到有效认证,全市54户规模化养殖场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均按要求建立了粪污处理和粪肥利用台账,同时鼓励专业户进行填写,逐步辐射,切实发挥了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推广创新治理模式。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根本出路,也是治本之策。集安市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大力推行畜禽粪污堆肥发酵还田技术模式。将发酵后的畜禽粪污作为人参、葡萄、五味子等特色种植业的良好肥料,实现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产业双提升。截至2022年末,集安市畜禽粪污共16.84万吨,经发酵还田后利用量达到16.1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6%。
下一步,集安市将筑牢环境底线,进一步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日常监督,大力推广固体粪便堆肥、畜禽粪污全量收集还田、有机肥生产加工、污水肥料化、粪污专业化等5种利用模式,努力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