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据统计,我国蔬菜总产量8.17亿吨,随之而来的尾菜(尾菜是新鲜蔬菜必须去掉的残叶,俗称为烂菜叶子)总量也不小,约占蔬菜总产量的51%,产量约4.2亿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都说废弃物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那尾菜能不能变废为宝呢?
案例一:饲养黄粉虫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榆中县是兰州高原夏菜的主产区。榆中县大概有40个蔬菜批发市场,每个市场高峰期每天产生尾菜300吨。每个摊位前都有一堆烂菜叶。
为了解决尾菜问题,榆中县一家蔬菜批发市场选择了最为常见的大白菜叶作为饲料,专门引入了黄粉虫养殖企业,建设了大型黄粉虫养殖车间,占地约3000平米,能同时养殖18万盒,每盒可以产出黄粉虫2.5kg。
案例二:作青贮饲料
对于畜牧业占比比较高的地区来说,尾菜还能够成为青贮饲料。甘肃省天祝县是“中国高原夏菜之乡”,全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种植品种以红笋、娃娃菜、豆类为主,由此产生的尾菜量大且时间集中。
为此,天祝县农业农村局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推出一项尾菜加工新技术。该站推出的尾菜加工新技术就是将娃娃菜、莴笋尾菜与小麦、青稞秸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粉碎,添加青贮剂,利用机械套袋,去氧密封,厌氧发酵10-15天后,变成了牛羊的优良饲料。
案例三:制作腌菜
寿光市作为我国菜篮子的重要产区之一,也曾受“尾菜困境”夹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官方专门组织人员对当地的尾菜总体情况以及处理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该调研报告,当地制定了多种方式消化尾菜。
以种植较早的黄瓜为例,瓜秧结果后1个月内,主要是将5至10厘米的不成“气候”的瓜纽薅除,但这些“废果”一般农户不会扔掉,会拿到市场上以1.1元/公斤的价格便宜销售,主要用于酱菜的腌制。还有一些尾菜的残渣用于大棚有机肥,变废为宝,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案例四:生产沼气
沼气,是有机废弃物利用的一个重要渠道,尾菜也可以作为沼气的重要原料。寿光市的夏季叶类蔬菜,如桂河芹菜、浮桥萝卜等,这些叶类蔬菜产生的“尾菜” 较少,适合用于家畜饲养或者投入沼气池。茄果类蔬菜的蔬菜死棵一般直接投入沼气池,发酵后的沼气用于大棚照明和炊事用能源。
案例五:制作有机肥
近几年还出现了把尾菜通过高温处理之后直接还田的技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李彦明曾提出,将尾菜通过超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重返土壤,既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强化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构成,提高土壤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