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初期,主要是好气微生物的分解活动,需要良好的通气条件。如果通气不良,好气性微生物受到抑制,堆肥腐熟速度缓慢;相反,通气过盛,不仅堆内水分和养分损失过多,而且造成有机质的强烈分解,对腐殖质的积累也不利。
因此,前期要求堆体不宜太紧,可以使用翻抛机对堆体进行翻抛,增加堆体的通氧量。后期嫌气有利于养分保存,减少挥发损失。因此要求堆肥适当压紧或停止翻堆。
履带式翻抛机,无需建槽,设备灵活
链板式翻抛机,需要建槽,适合深度翻抛
槽式翻抛机,需要建槽,操作简单,投资小
轮盘翻抛机,需要建槽,适合大宽度翻抛
一般认为,堆体中的氧气保持在8%-18%较合适。低于8%会导致厌氧发酵而产生恶臭;高于18%,则会使堆体冷却,导致病原菌大量存活。
翻堆次数取决于条堆中微生物的耗氧量,翻堆的频率在堆肥初期显著高于堆肥后期。一般3天翻堆一次,当温度超过50度时就应进行翻堆;当温度超过70度时就要2天翻堆一次,温度超过75度时要1天翻堆一次以便快速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