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甘肃省作为养殖大省,拥有多个畜牧大县、肉牛主产县区、生猪调出大县,与之相生的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不仅关系到了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也关系到地利改善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5月25日,甘肃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会议在凉州区召开,各项目县(区)政府分管领导,项目市州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局分管领导,项目县(区)农业农村(畜牧兽医)主要负责人、省畜牧兽医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等共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甘肃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情况,整县推进在建项目调度和新建项目启动工作安排,新建项目县(区)作表态发言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会议安排观摩学习了凉州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兴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对新建项目做出要求:严格履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摸清现状底数、确定项目主体和建设内容、坚持一场一策,科学设定项目目标,推广先进技术工艺与模式,使项目县区畜禽粪污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粪肥还田示范基地耕地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到2025年示范基地粪肥替代化肥比例达到30%以上。
针对甘肃省规模化养殖场和中小散户粪污利用薄弱环节,24日晚的推介会上,分享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一体化解决方案》,方案提出“就地封闭化,运肥不运粪”的处理原则,以区域为基本单元,结合实际情况,实行三种不同的处理模式。
1、分散式处理模式
分散式处理模式:针对分散的小型散户区域,实行分散式处理模式,为小型散户配备ECS环保堆肥箱,将粪便、秸秆、尾菜等有机废弃物就地初步处理,生成有机肥原料,就近还田,也可运输至区域处理中心,进行有机肥深加工。
2、集中式处理模式
集中式处理模式:针对养殖密集区域,实行集中式处理模式,在养殖密集区域设置区域处理中心,供中小型养殖场集中处理,增加有机肥的附加值,便于长距离运输。根据区域半径可设置多个区域处理中心。
3、分散+集中式处理模式
分散+集中式处理模式:针对大型养殖场与小型养殖场均存在的区域,实行分散+集中式处理模式。为大型养殖场配备膜式堆肥技术,为小型散户配备环保堆肥箱,自行处理粪便,生成有机肥原料后整合至区域处理中心进行有机肥深加工。
在农业环境治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膜式堆肥技术是一种高温好氧发酵的静态堆肥技术,可将畜禽粪污、秸秆尾菜、有机污泥、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牛床垫料、营养土。该技术适用于养殖场、有机肥厂、污水处理厂、生态农场、粪污处理中心等涉及有机固废处理的企业。
粪水处理方式:为大中型养殖场配备污水达标排放工程、沼气工程,为小型散户配备黑膜沼气池,全面解决养殖场与散养农户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此方案的实施,可使全县畜禽养殖布局更加合理,建立起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