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了土壤板结、病害加重、土壤恶性循环,使用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是改良土壤,终结土壤恶性循环的有效措施。
很多人认为,有机肥料有机质含量越高越好,真的是这样吗?
先了解一下有机肥料腐熟原理。
有机肥料腐熟过程中,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物降解,同时产生热量并放出二氧化碳,形成腐殖质。
热量和二氧化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要消耗大量有机质,所以这一过程也是有机肥料重量、有机物质减少的过程。
有机物料初始C/N(碳/氮)一般在30左右,腐熟结束后一般控制在18左右。在腐熟过程中,氮元素只有微量损失,那么C/N降低了,肯定是腐熟过程中含碳物质损耗更大。
秸秆还田已经是普遍推广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农业措施,秸秆有机质含量很高,接近90%,但绝大部分有机质都是纤维素。秸秆还田一二年后,经过土壤微生物腐解,其实最终能留在土壤中的有机质不会超过15%,绝大部分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了。
我国规定,商品生物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要大于40%。为什么是40%?而不是60%、80%?科学研究表明,一般有机原料经过腐熟后,有机质含量应该在35%-45%之间,过小,说明原料纯度不够,其中掺入了沙子、粘土等过多杂质,过大,说明腐熟不彻底。
腐熟不彻底的有机肥料有什么缺点?一是有病虫害、杂草种子传播的风险,二是“烧苗”的风险,三是用户花了冤枉钱。
为什么说购买有机质含量高的肥料是花了冤枉钱呢?
不管有机肥料有机质含量高低,当施入土壤后,绝大部分有机质都要继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少量腐殖质、腐植酸残存于土壤中。
你购买的有机肥料有机质越高,相当于你花钱购买的二氧化碳越多,有效腐殖质越少,当然花了冤枉钱。
那么,有机质在土壤中分解发为二氧化碳就没有好处吗?有机质含量高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较多的粮食,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但是,土壤微生物不需要如此多的粮食,太多的粮食对土壤微生物来说也是浪费。
为什么厂家生产的有机肥料比自制有机肥料价格高那么多?
除了生产成本外,厂家在生产有机肥料时,特别是经过较彻底腐熟的有机肥料,生产过程中重量损失很大,重量损失大概在30%-50%。如果厂家控制腐熟程度,产品有机质含量高,重量损失少,但是,用户施入土壤后也会再进一步损失。
以上信息由山德机械转载编辑,该公众号会持续更新有关有机肥制作工艺、有机肥应用、有机肥发展趋势等文章,欢迎来电与我们探讨有机肥行业相关事项,或直接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